推動分級診療制度 制定2017年須實現系統目標
2015年9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意見明確提出了專病試點的舉措,并制定了分級診療試點工作考核評價標準。推動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從地方試點開始。
此外,針對分級診療試點工作,《指導意見》制定了2017年分級診療試點工作考核評價標準,以量化指標明確了2017年須實現的系列目標。

明確醫療醫院功能定位 鼓勵醫生辦診所
構建分級診療體系,《指導意見》首先明確了各級各類醫療醫院的診療服務功能定位。要求各級各類醫療醫院應承擔其應有職能,以真正建立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機制。
此外,《指導意見》還提出要大力推進社會辦醫,簡化個體行醫準入審批程序,鼓勵符合條件的醫生開辦個人診所,為基層群眾提供醫療服務。

強基層:提升縣級醫院綜合能力
國務院《指導意見》希望能夠在強基層的基礎上構建分級診療體系,并提出了一系列舉措。舉措之一就是加強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要求通過全科醫生定向培養等多渠道培養全科醫生,并建立全科醫生激勵機制。
《指導意見》提出將加強縣級公立醫院臨床專科建設,重點加強縣域內常見病、多發病相關專業及腎臟內科、兒科、婦科等臨床專科建設。在縣級公立醫院具備能力和保障危險小的前提下,適當放開縣級公立醫院醫療技術臨床應用限制。
在明確縣級公立醫院規模的同時,《指導意見》同時要求重點控制三級綜合醫院數量和規模,建立以病種結構、服務輻射范圍、功能任務完成情況、人才培養、工作效率為核心的公立醫院床位調控機制,嚴控醫院床位規模不合理擴張。
基層簽約服務、 支付改革等舉措來護航
為保障分級診療制度順利實施,國務院從醫療資源配置、基層簽約服務制度建設、 支付制度改革、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等方面提供便利,為構建分級診療體系保駕護航。
根據《指導意見》規定,簽約醫生團隊由二級以上醫院醫生與基層醫療衛生醫院的醫務人員組成。在此基礎上,鼓勵個體診所開展簽約服務。在推動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歷程中,《指導意見》提出將建立以病種付費為主,按人頭付費、按服務單元付費等復合型付費方式,并探索基層醫療衛生醫院慢性病患者按人頭打包付費。
信息化建設助推分級診療
隨著醫療信息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國務院意識到應在構建分級診療制度過程中,加快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建設;發展基于互聯網的醫療衛生服務,充分發揮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手段在分級診療中的作用。

建立區域性醫療衛生信息平臺,實現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的連續記錄以及不同級別、不同類別醫療醫院之間的信息共享,確保轉診信息暢通。
此外,《指導意見》要求提升遠程醫療服務能力,利用信息化手段促進醫療資源縱向流動,提高突出醫療資源可及性和醫療服務整體效率,鼓勵二、三級醫院向基層醫療衛生醫院提供遠程會診、遠程病理診斷、遠程影像診斷、遠程心電圖診斷、遠程培訓等服務,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的有效模式。同時鼓勵促進跨地域、跨醫院就診信息共享。
參考資料:
分級診療頂層設計出爐 明確專病試點與考核標準健康界2015-09-11【引用時間:2015-09-12】
【具體治療方案可咨詢濰坊東方銀屑病研究院,謹遵醫囑,切勿自行用藥。如果您無法確定自身病情,可點擊右側咨詢窗口,或撥打我院電話0536-3087125,提供自己的皮膚病照片,我們會為您識別并提供相關治療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