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的通知》為醫療建設提供指引
國務院《關于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的通知》在2015年9月5日正式發布,在公共服務大數據工程中要求構建醫療健康服務大數據。《綱要》的發布從政策層面為醫療健康領域的大數據發展提供指引。

日前發布的《綱要》要求,構建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數據庫,建設覆蓋公共衛生、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供應、計劃生育和綜合管理業務的醫療健康管理和服務大數據應用體系。探索預約掛號、分級診療、遠程醫療、檢查檢驗結果共享、防治結合、醫養結合、健康咨詢等服務,優化形成規范、共享、互信的診療流程。鼓勵和規范有關企事業單位開展醫療健康大數據創新應用研究,構建綜合健康服務應用。
隨著各個領域互聯網+思維的運用,醫療健康產業也刮起了互聯網+的旋風。而互聯網+與醫療健康產業的結合,大數據正是其中關鍵因素之一。從長遠來看,醫療大數據的發展有利于就醫流程的高效、公開與透明以及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
專業人士認為,醫療大數據首先有望運用于臨床決策支持和患者教育。大數據的能力是發現幾組數據間的關系,比如對某種疾病或某個群體進行分析。當醫生看到一些患者相同的癥狀,但這種癥狀有兩三種不同診斷時,能從大數據中推出各種診斷結果的可能性、各種可能性所占比例、以及有哪些差異化手段可以進行鑒別。而目前醫生只能憑借個人經驗和教科書上的內容來對患者進行診斷,也就是主要依靠醫生大腦中的個人大數據。

在患者教育方面,強大的大數據可以將疾病發展過程、多少人在什么情況下發生了什么癥狀、疾病有多大大部分會向何種方向發展、服用某種藥物以及生活方式發生怎樣的改變可以緩解癥狀等。目前這部分知識只有醫生掌握,醫生卻沒有時間灌輸給患者,因信息不對稱時常引發醫患矛盾,未來患者能通過大數據對病情發展有相對完整的認識,對健康的管理更有可以處。
此外,大數據在患者分診以及個人電子病歷、健康檔案等方面,也將大有作為。
誠然,醫療信息化危險小保護手段遠低于其他行業。有調查顯示,在黑市上,醫療信息比社保和信用卡信息貴十倍,醫療網絡一旦被攻擊或遭受信息竊取,醫療醫院不僅會遭遇經濟損失,患者生命危險小也會受到威脅。大多數醫療醫院并不能有效地對網絡威脅進行追蹤、報告和管理,缺乏成熟的意外和漏洞管理流程,日常的網絡攻擊往往得不到任何處理。
業內認為,抵御網絡攻擊能力薄弱以及出于對患者隱私和醫生知識產權保護的考慮,醫療大數據在我國多年來始終沉睡不醒。盡管對信息危險小的擔憂很有必要,醫療大數據危險小問題也多數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和業務規則進行解決。

目前,各醫院的數據管理方式不同、格式不同、內部使用的信息系統也屬不同公司。建立并用可以醫療大數據,僅靠醫療醫院的力量是不夠的,一定需要國家決策層下大力氣,對醫療醫院數據的格式、接口等內容進行規范。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醫院決策支持系統存在很多問題,集中體現在五個方面:信息內容不全面、信息展現不直觀、挖掘分析不深入、評價體系不健全和基礎信息不到位,改善這一現狀,需要夯實醫院決策支持系統的建設基礎。
參考資料:
國務院吹大數據沖鋒號,醫院該如何發力?健康界2015-09-10【引用時間:2015-09-11】
【具體治療方案可咨詢濰坊東方銀屑病研究院,謹遵醫囑,切勿自行用藥。如果您無法確定自身病情,可點擊右側咨詢窗口,或撥打我院電話0536-3087125,提供自己的皮膚病照片,我們會為您識別并提供相關治療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