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療體系特殊性:遠程問診價值無法真正體現
在醫療控費和分級診療的大背景下,利用互聯網技術來推動分診日益受到關注,而在這其中,尤其以網絡醫院的發展良為迅速。表面看來,讓病人通過遠程的方式也能看三甲醫院醫生的模式能快速將病人回流到基層,從而帶動基層醫療的發展并進而解決醫療費用增長過快的問題。但這一模式內在有著無法消解的悖論,而這一悖論又將多數消解模式本身。

從美國的發展軌跡來看,遠程問診自身的價值主要是解決醫療服務的可獲得性和幫助支付方來控費,這一商業模式的發展必須以此為依歸。但是,中國的遠程問診面臨著不同的市場環境。
首先,從醫療控費的角度來看,遠程問診在中國要降低的并不是服務費用,而是產品費用。由于中國醫療服務費用長期被壓低,即使像美國那樣將診費直接壓縮一半以上,也起不到真正的控費作用。中國長期形成的以藥養醫的模式導致真正推高醫療整體費用的是產品,因此遠程問診如果能降低產品費用確實能取得控費的效果。
從目前的模式來看,三甲醫院確實將藥品或檢查的收入都讓渡給了藥店或基層醫療醫院。盡管基層醫療醫院和藥店在藥品的品種和檢查的服務種類上還有很大的欠缺,但隨著醫藥電商和第三方檢查的發展,這類缺口可以進一步補齊。
其次,中國病人對于普通社區醫生的可獲得性非常強,不存在美國那種需要排隊等待預約的情況。但病人并不信任基層醫生,他們更多的是需要三甲的醫生來治療普通疾病,而三甲醫生總體供應是有限的。
因此,中國遠程問診需要提供的是三甲醫生,這就導致病人對醫療服務的可獲得性依舊不足。因為三甲醫院的醫生平時忙于線下服務,對他們來說,線下看一個病人是3-5分鐘,線上看一個也是需要這么多時間,而且還很難真正線下診斷。
從上述分析來看,網絡醫院并不能提高病人希冀的醫療服務的可獲得性,對于醫療控費或有幫助,但目前還很難看到效果。而從政策面來說,以三甲為核心的網絡醫院是與分級診療多數背道而馳的,不僅不能幫助病人下沉,反倒是成為了大醫院進一步擴張的工具。
總體來看,分流的核心是提供更多合格的值得信賴的醫生,而不是僅僅依靠三甲醫院的醫生多點執業或者通過遠程問診等技術手段。由于中國醫療體系的特殊性,遠程問診的價值始終無法得到真正的體現,這也就意味著遠程問診難以獲得大發展。
參考資料:
網絡醫院存發展悖論 難有大發展健康界2015-10-15【引用時間:2015-10-16】
【具體治療方案可咨詢濰坊東方銀屑病研究院,謹遵醫囑,切勿自行用藥。如果您無法確定自身病情,可點擊右側咨詢窗口,或撥打我院電話0536-3087125,提供自己的皮膚病照片,我們會為您識別并提供相關治療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