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醫改須破解兩個基礎困境
中國社會科學院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社會藍皮書:2016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藍皮書指出,新醫改須重開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醫療改革兩張處方。

藍皮書指出,2009年我國啟動新一輪醫藥體制改革以來,按照時間先后順序,比較大的進展依次是:醫療保障實現人口的全覆蓋、建立了基本公共衛生制度、從基層醫療開始推行基本藥物制度、建立大病醫療保險以及公立醫院綜合改革。2015年新醫改的政策進展既包括整體的推進,也包括對重點領域的強調,體現在分級診療與突破藥品價格改革等方面。
從整體上看,2015年的醫改在上述各個方面都有所推進。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方面,2015年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從35元提高至40元,進一步擴大覆蓋面、擴展服務內容,加大對村醫的支持力度以及加強規范管理;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方面,2015年各級財政對新農合的人均補助標準在2014年的基礎上提高60元,達到380元,農民個人繳費標準在2014年的基礎上提高30元,全國平均個人繳費標準達到每人每年120元左右,同時繼續強調增強保障能力、完善支付方式改革、規范基金管理、做好跨省就醫費用核查等;在大病醫療保險方面,中央計劃在2015年底前,大病保險覆蓋所有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群,2015年大病保險支付比例應達到50%以上,并且強化基本 、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疾病應急救助、商業健康保險及慈善救助等制度間的互補聯動;繼續推進社會辦醫等。上述幾個方面的改革基本上都是延續之前的改革路徑,既有增加政府投入的增量改革,同時也有對已有改革措施的完善,但是并沒有本質上的創新;或者說上述領域的制度框架已經基本定型,并無太多制度創新的余地。
但從2009年到2015年的改革效果看,新醫改收效甚微。看病難與基層醫療改革及看病貴與基本藥物制度改革成為新醫改的兩個基礎困境。
藍皮書指出,展望十三五規劃,盡管全科醫生的數量逐年增加、全科醫生制度建設和分級診療得到重視、藥品價格改革有所突破、對于藥品流通相關的反腐制裁更為嚴格……然而,從根本上看,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醫療改革兩張處方仍有待重開。
【具體治療方案可咨詢濰坊東方銀屑病研究院,謹遵醫囑,切勿自行用藥。如果您無法確定自身病情,可點擊右側咨詢窗口,或撥打我院電話0536-3087125,提供自己的皮膚病照片,我們會為您識別并提供相關治療建議。】
- 上一篇:國內外醫療水平的差別原因是什么
- 下一篇:專科醫生稀缺將改變醫院的運營模式
- ·2016年,新醫改的攻堅之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