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醫療水平的差別原因是什么
中美醫院無論在看病、治病上都有著很大的差別,這就造成許多真正去國外看病的人覺得國內的醫療體制太過繁瑣,而且這也導致許多技術較好的醫生流失到國外,不僅僅是因為向往國外,也是因為國外的醫療福利確實可以,那么導致這種差別的原因在哪里呢?

中國的醫院分層繁多,有三級醫院、二級醫院、一級醫院,三級醫院里再分三甲三乙,二級醫院再分二甲二乙,其中,僅僅是三甲醫院又可以再細分六個等級。分級之下,不同級別醫院首先表現出醫療服務水平的差異,其次也反向固化甚至擴大這種差距,良終導致患者對各層級醫院的不滿意。
中美醫生收入水平的差距也是導致中美醫療服務質量差距的原因之一。中國醫生拿灰色收入是因為知識的價值被低估,醫生的價值體現被迫依賴于有形的藥品、醫療設備使用上。
另外,中美患者的就醫觀點差異也是巨大的。中國人普遍認為死亡即歸零的觀念讓病人對醫生期待有時不符合自然規律,進而產生許多無效的醫療行為,增加了許多醫療費用的支出。
醫院分層與質量差異
中國醫院分層是很明確的,分級有兩個作用,一個作用是讓我們看到醫療水平的不同和差距,另一個作用是分級反而固化并擴大了這種差距。省部級的三甲醫院跟縣級三甲醫院的醫療水平和服務質量具有本質上的差別。中國的醫院,層級之間的差距遠遠大于美國。中國良較優的醫院醫療技術水平跟美國較優別醫院幾乎沒有差別,但是基層醫院之間的差別就是天壤之別了。
為什么會產生這種結果?美國的醫生全部是8年制醫學博士,根據官方公布數據,中國醫生里本科或以上學歷只占45%。這是因為美國只有一種醫學學制,就是8年制,而中國的村醫多數是赤腳醫生和三年制學歷,鄉鎮衛生院、縣醫院里的醫生大多是大學本科和大專學歷,地級市醫院的醫生大多是本科和碩士學歷,省級市醫院的醫生大多是碩士和博士學歷。這就導致中國不同層級的醫院實力的差距。
小城市的小醫院則常年處于門可羅雀的狀態,雖然服務時間比較長,但病人少,所以技術水平不高,醫療質量也差,病人對醫療結果不滿意。因此,病人對大醫院和小醫院都有不同角度的不滿意。大醫院能解決問題,但是病人對醫療服務流程不滿意,病人雖然對小醫院服務流程滿意,但是不解決問題,所以病人又跑去大醫院。
影響醫療質量的多種因素
醫生的知識勞動價值主要體現在掛號費、手術費等,但中國目前這些勞務收費嚴重偏離市場,無法體現醫生的價值。醫生的大處方、大檢查行為會對醫療質量產生影響。
首先,面對新來的病人,醫生傾向于給病人開一大堆檢查項目,以便進行鑒別診斷,同時也有大檢查的嫌疑,再開一大堆的藥,其中包含危險小而無效的藥品,有大處方的嫌疑。
支付體系也會影響醫療服務質量。中國的 分三種,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職工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居民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新農合)。今年,國務院要求第二種和第三種合并,叫雙保合一。由于 的總額控制,首位可能會導致醫院拒收病情嚴重的病人,第二醫生可能會用一些便宜的藥品和便宜的檢查,導致醫療質量的下降。
中國的醫生不僅要考慮病人的病情做診斷和治療,同時還要算一筆經濟賬。美國是以商業保險為主,英國則是國家通過稅收提供幾乎免費的醫療服務。英國醫生在行醫時幾乎不考慮錢的問題,因為錢是政府出的。美國醫生也要考慮錢,但是他們考慮更多的是病人有沒有買保險,買的什么樣的保險,覆蓋什么范圍。
就醫觀點之差異
中美兩國的生死觀差異較大,所以也導致了就醫觀的差別。首先,中美兩國對于死亡的觀點不一樣,對于美國人來說,死亡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他們有宗教信仰,覺得可以人死亡后可以進入天堂,所以死亡并不是人生的結束,就可以像大學畢業一樣還要進一個更高的人生階段。相反,中國人覺得死亡就是一切結束、一切歸零,所以我們面對死亡的態度是多數不一樣的。
美國醫生有一個座右銘,偶爾去治治,常常去緩解,總是去安慰。這說明醫療的問題更多的是去安慰,真正能治好的疾病并不是那么多。
在治療疾病上,中國還處于感性大于理性的時期,而且政治角度的不同,政策對待的不同造成了這種種的差異性,在醫療方面上,正如就醫觀點的區別一樣,認識的程度不同,導致的結果也就不同,因此,我們需要有一個正確的就醫觀以及對醫生的合理期待。
參考資料:
中國醫療中的常態性錯誤網易財經2015-01-16【引用時間:2015-01-17】
【具體治療方案可咨詢濰坊東方銀屑病研究院,謹遵醫囑,切勿自行用藥。如果您無法確定自身病情,可點擊右側咨詢窗口,或撥打我院電話0536-3087125,提供自己的皮膚病照片,我們會為您識別并提供相關治療建議。】
- 上一篇:醫療:互聯網+還是+互聯網?
- 下一篇:2016年新醫改須破解兩個基礎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