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1日,由中國社科院和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的《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3)》指出,近50年來,中國霧霾天氣總體呈增加趨勢。其中,霧天明顯減少,霾天明顯增加,且持續性霾過程增加顯著。
霧霾天氣的增加不僅給普通人的日常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對本身已有皮損的銀屑病人而言,其危害更是嚴峻,持續的霧霾天氣很容易造成患者身體免疫力降低、感染病增多并引發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導致病情加重甚至治愈困難。
霧霾是霧和霾的統稱,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顆粒物三項組成。其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氣態污染物,可吸入顆粒物才是加重霧霾天氣的罪魁禍首,它們與霧氣結合在一起,使天空變得陰沉灰暗,形成霧霾。
《氣候變化綠皮書》指出,我國霧霾天氣增多最主要的原因是社會石化能源消費增多造成的大氣污染物排放的增加。這些污染物的主要來源是熱電排放,工業尤其是重化工生產、汽車尾氣、冬季供暖、居民生活(烹飪、熱水),以及地面灰塵等。此外,人類活動產生的光化學產物、局地烹飪、汽車尾氣等造成的揮發性有機物轉化為二次有機氣溶膠,也會加重霧霾天氣的頻繁出現。
霾,也叫陰霾、灰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煙、塵等微粒懸浮而形成的渾濁現象,水平能見度在10km以下,水分含量低于80%,核心物質是空氣中懸浮的灰塵和顆粒。 霧是指大氣中的懸浮水汽凝結形成,能見度低于1千米時的天氣現象。霧的水分含量在90%以上,核心物質是水汽。
由于造成霧霾的主要成分是顆粒物,而直徑小于10微米的氣溶膠粒子,如礦物顆粒物、海鹽、硫酸鹽、硝酸鹽等都能直接進入并粘附在人體呼吸道和肺葉中。因此,在被人體吸入后,很容易引起鼻炎、支氣管炎等病變,甚至引發癌癥;除此之外,能見度的降低也很容易引發交通安全事故,甚至造成極端氣候事件頻發。
人體長期處于可吸入顆粒物、硫酸鹽、硝酸鹽等環境下,長期吸入可導致肺癌。
霧霾中的微粒附著在角膜上,很容易引起角、結膜炎,或加重角結膜炎的病情。表現為:眼睛干澀、酸痛、刺痛、紅腫和過敏等。
霧霾天的空氣帶有大量細菌和病毒,易導致傳染病擴散,加重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物質的毒性,被人體吸入后會導致咳嗽、悶氣、呼吸不暢等哮喘癥狀。
霧霾天氣還可導致近地層紫外線的減弱,使空氣中的傳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強,傳染病增多。
可吸入顆粒物很容易造成呼吸道粘膜破壞,鼻腔干燥,降低呼吸道粘膜的抵御能力,使細菌進入呼吸道,從而造成上呼吸道感染、引發氣管炎,加重病情。
霧霾天氣污染物多、氣壓低,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的急性發作。霧大時,水汽含量高,戶外運動時很容易造成胸悶和高血壓以及腦溢血。
直徑小于2.5微米的顆粒物可以直接進入支氣管以及肺泡,從而被人體所吸收!
被人體吸收的微顆粒可以損害紅蛋白的輸送氧能力,使人體喪失血液,并且引發全身各系統疾病!
pm2.5顆粒突破人體鼻腔絨毛以及痰液的阻隔,順利進入支氣管以及肺泡!
進入肺泡的微塵會迅速被吸收,并且不經過肝臟解毒迅速進入血液循環,遍布全身!
1/減少室外鍛煉的時間 霧霾天氣時,空氣中煙塵混雜,在外運動很容易使呼吸道粘膜受到損傷,細菌、病毒等微生物侵入呼吸道有可能導致肺部疾患,加重病情。
3/及時做好個人衛生清理 霧霾天氣中的污染物雖不可見但卻包含各種酸、堿、鹽、胺、酚、塵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質,患者外出歸來一定要及時用溫水清洗。做好個人衛生。
2/強風不宜室外活動 冬季寒風凜冽,過多室外活動容易導致銀屑病患者皮膚干裂,膝部寒冷,指趾僵痛。冬季強風下的室外鍛煉,既不安全又沒效果。
4/防潮保暖 霧霾天氣濕度大、氣溫低,容易誘發關節炎,尤其對關節型銀屑病患者而言,一定要注意防潮保暖,外出注意眼部保暖,預防毒霧損害。
5/出門帶好口罩 專家介紹,普通棉布口罩對付霧霾基本不起作用,銀屑病患者霧霾天氣外出時,最好佩戴KN90型口罩,它可以對小于2.5微米的顆粒達到90%的捕獲能力。

多吃蘿卜。霧霾天氣首先影響到的就是呼吸道和肺,而蘿卜是肺臟的排毒食品,銀屑病患者多吃白蘿卜有利于促進消化,清肺排毒。但蘿卜性涼,脾虛泄瀉的患者以及有腸胃炎癥的患者禁忌。

多吃豆腐和牛奶。霧霾天氣阻擋了陽光的照射,影響人體在曬太陽時對維生素D的獲取,從而影響鈣質的吸收。因此,銀屑病患者霧霾天氣宜多食牛奶豆腐等,補充維D,促進鈣質吸收。

多喝清肺潤肺的茶。建議多喝羅漢果茶,可以防治霧天吸入污濁空氣引起的咽部瘙癢,有良好的潤肺功效。

多食水果少刺激。霧天飲食宜清淡為主,多飲水,多食新鮮水果,少吃刺激性食物。
專家建議霧霾天氣最好不要出門,出門則一定要帶好口罩;有晨練習慣的患者應停止晨練,改為室內鍛煉;日常飲食多喝水,多吃滋陰潤肺的食物,促進腸肺排毒,讓自己霧霾天好心情的同時也有好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