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 基金面臨過度醫療“黑洞”
記者良近在山東采訪發現,醫院的過度醫療已部分抵消 的政策紅利,致使有些 基金沒有花在刀刃上,患者的受益感被削弱。衛生、人社等多部門協同控制醫藥費用過快增長,讓 基金惠及更多患者,成為當下亟待解決的迫切問題。

公立醫院改革后,藥品實行零差率銷售,山東省的政策是,對醫院因此減少的收入,80%由調整醫療服務價格來補償,政府補償不低于10%,其余部分通過醫院加強核算、節約成本解決。
實際上,由于醫改不有效,政府該擔的責任沒有擔起來,出現了誰改誰吃虧的現象,虧了就會千方百計找補回來,所以零差率以后的醫院,耗材、檢查等費用急劇上升。五蓮縣人民醫院參保職工改革前人次均費用5000元,改革后提高到6000元。棗莊市薛城區人民醫院去年被列為公立醫院改革試點醫院,藥品實行零差率銷售,而去年檢查次均費用、檢查次數均上升了50%。
對醫院而言,政府投入是凈收入,醫療收入是毛收入。據業內測算,醫院要想掙1元的凈收入,需要從患者身上掙4到5元的醫療費用。由于財政投入缺位,醫院只能加大開處方、開住院的力度,而這種壓力直接傳遞到 基金。
厲建海認為,醫改是該改的沒改,不該改的改了,良應該改的是藥價虛高,而不是以藥養醫,在老百姓看來,藥還能治病,多拍個片子能治病嗎?不讓以藥養醫,現在開始以檢查養醫了,本來做CT的,做核磁共振。大量 資金以‘檢查費’的名義被醫院‘吞掉’。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謝力認為, 的制度設計需要改進和完善。現有的制度鼓勵患者大量占用醫療資源,因為他如果不用,這個錢就被別人使用。在不看白不看的心態下,有人從醫院開出大量藥品,轉手就賣給醫院門口收藥的藥販。有的檢查項目,在門診上做, 不報銷,或報銷比例較低,有些人就先住院再檢查,各項檢查的報銷比例高了,還占用了本來緊張的床位資源。
在制度設計上應該考慮到, 卡用得少的,報銷比例應高一點,用得多的人,比銷比例應該低一些,對于多年不使用 卡的人,可以獎勵做全面體檢,從而約束濫用 基金的現象。謝力說。
參考資料:
山東 基金面臨過度醫療黑洞經濟參考報2015-11-27【引用時間2015-11-29】
【具體治療方案可咨詢濰坊東方銀屑病研究院,謹遵醫囑,切勿自行用藥。如果您無法確定自身病情,可點擊右側咨詢窗口,或撥打我院電話0536-3087125,提供自己的皮膚病照片,我們會為您識別并提供相關治療建議?!?/p>





